当前位置:技术支持>聚丙烯酰胺PAM的潜在危害是什么? 技术文章

聚丙烯酰胺PAM的潜在危害是什么?

点击次数:7502  更新时间:2019-09-08

      聚丙烯酰胺PAM的潜在危害是什么?
  聚丙稀酰胺的危害:

  聚丙烯酰胺根据其用途的不同,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(200-2000)×104之间.由于降解作用,主链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大幅降低,产生大量的低聚物,低聚物的进一步降解会产生大量的丙稀酰胺单体。

 丙稀酰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,对其毒性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。对于环境中的丙稀酰胺浓度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: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法(OSHA)规定职业接触标准是空气中丙稀酰胺的阈值—时间加权平均为0.3mg/m3;我国费渭泉等人提出,丙稀酰胺在水中的剩余浓度应小于10×10-9;英国规定饮料中丙稀酰胺含量小于0.25×10-9;日本规定向河水中排放丙稀酰胺含量小于10×10-9。

  由于丙稀酰胺具又良好的水溶性,排入环境的丙稀酰胺基本上进入地面水体和地下水中,可以通过皮肤、黏膜、呼吸道和口腔被吸收,广泛分布在人的体液中,也能进入胚胎中,引起中毒。丙稀酰胺的代谢主要是与谷胱甘肽结合发生反应生成N-醋酸基-s-半胱氨酸,在肝、脑和皮肤通过酶和非酶发生催化结合反应。它已被证明是染色体的断裂剂,诱发染色体畸变。它能引起神经毒性反应,其毒性反应是感觉和运动失常,病理表现为四肢麻木、感觉异常、运动失调、颤抖、感觉迟钝和中脑损伤。摄入丙稀酰胺污染水会引起嗜睡、平衡紊乱、混合记忆丧失和幻觉。

  毫无疑问,聚丙烯酰胺本身是安全无毒的,因此其应用范围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食品、药品及整容等直接关系人类健康的领域也有应用。事实上,聚丙烯酰胺在环境中的迁移、降解引发的深远影响还并没有得到认识,因此很有必要对聚丙烯酰胺的生物降解开展深入的研究,为消除其潜在毒性寻找合适的治理手段。

Baidu
map